编者荐语:
我们希望阳光家长学院
能成为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次投资;
能为家长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管理最有意义的专业化支持。
以下文章来源于阳光家长学院 ,作者芃芃子
阳光家长学院
我们希望阳光家长学院能成为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次投资,能为家长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管理最有意义的专业化支持。最终成为家长自身发展、家庭和谐、子女教育中最专业,最贴合实情的家庭教育管家。
期中考已近尾声,成绩一出,想必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若是成绩不理想,愁的是家长,苦的是孩子;若是成绩理想,那可得好好庆祝一番,各种奖励那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奖励孩子,不少家长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粗暴的物质奖励,例如:“前进一名,奖励零花钱”,“这次期末考考好了,给你买部新手机”。还有的家长使用“代币制”,孩子考好一次,给一个小红花,积攒一定数量后可兑换想要的奖品。
一开始,孩子为了得到奖品,会特别积极地去完成任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家长们会发现,要想吸引孩子继续这项行为,我们就得随之加大奖励力度。
但是,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却逐渐消退了,本来用于正向激励孩子的方法不起效果了,甚至有时候还起到了反效果。
啊,这次零用钱我已经攒够了,这次考不好也没关系~
没有奖励,那我不干了!
那要前进一名,要加钱,不然我不干。
……
诸如此类的现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孩子就不该被奖励吗?
为什么奖励孩子,效果适得其反?
“当提供外部激励和奖励来执行任务时,这些刺激会降低个人的内在动机。这种负面影响在孩子身上更为明显。”
——E.L.Deci,Koestner,R.M.Ryan.
心理学研究表明,用外在奖励(金钱、糖果、代币制等)强化孩子的行为,会使他们产生对行为“控制所在”的迷惑。他们之所以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外在力量所允诺的奖励。于是,孩子的行为动机越来越依赖外在奖励,内在动机也就随之被削弱了。
“只要完成作业要求就可以拿钱,有没有学到知识并不重要”,学生们抱着这样的想法。一旦停止奖励,他们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就会立即停止我们所期望他们完成的任务,丧失学习的兴趣。
那么,如何将孩子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
Ryan认为转化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满足了孩子的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自主感:孩子认为自己能自我掌控所属任务的发展。
胜任感:孩子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并成功完成任务。
需要感:无论成功与否,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尊重和接纳。
怎么科学地奖励孩子?这四点要牢记
1、 自主感:提前确定规则和奖品,物质奖励也能“出彩”
近日,因为孩子期中考成绩优异,有一位硬核妈妈奖励孩子到超市随意购物30秒的视频走红网络。孩子争分夺秒,开心拿零食,全程笑的合不拢嘴。
事后,这位妈妈回应:
“这是考试前和孩子约定好的,激励一下,让他下次更加努力。”
对比这位硬核妈妈,很多家长都是等到考试分数出来了,看“分“下菜:考得不好,批评或指正,考得好,看情况奖励或不奖励。但是,这种规避风险的做法断断续续,等到这招用多了,孩子也就腻了。
因此,为了增强孩子对任务的目标感,在每次任务之前,家长可以尝试提前和孩子商量好奖励机制和奖品,让孩子有一种全程参与的自主感。“这是我的奖品,要有我自己努力来获得,这是值得的”,这种主观上的自我激励意识的培养,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从而大大促进孩子做事的动力。
2、胜任感: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一位杭州的语文老师计划给班上40个孩子都发表扬信:“我会给每个孩子都制作一张奖状,在家长会之前发到他们手里,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被肯定的幸福感。”
除了表扬信,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位老师的用词:
“纪律好”
“书写整洁”
“为班级做好事”
“遇事沉稳”
比起“你很棒”,“你真聪明”,这些与天赋相关的形容。老师的夸奖显得具体又真诚,让孩子感受到:“和天生的聪慧无关,我被表扬是因为我后天的努力,我能做好这件事情。”
能力可以努力,而天赋已经注定。因此,对孩子来说,做好一件事,相信自己的能力,比相信自己的天赋来的更重要。
3、需要感:积极接纳
一定要孩子表现优异,我们家长才能给予奖励吗?
如果离目标成绩就差了一点,而孩子内心又渴望得到奖赏。
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考虑和孩子谈谈心,让孩子明白这次虽然没有达到约定的目标,但他确实为此努力了,也是值得奖励的,爸爸妈妈不会因此而责怪你,你依旧是值得爸爸妈妈骄傲的孩子。
同时,家长更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检阅错题,梳理解题思路,争取下次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不过,如果已经出现过几次类似状况,那么父母最好坚持原则。达到目标才会有奖励,规则意识的树立,避免日后孩子容易形成得过且过的错误认知。
4、做不到就别答应——信任是一切沟通的基础
当初随口答应,没想到孩子达到了约定的成绩,细想之下,家长想反悔了,怎么办?
下面这位家长就作为典型案例,亲身做出了示范。
一谈到游戏,家长们如临大敌,更别说给孩子充值了。换位思考一下,看看下面这个高达4万点赞的回复,说出了众多孩子的心声:
当你做不到奖励孩子的承诺时,就别轻易答应。可以考虑换一个同等价值的奖励作为承诺,或是先履行当下的承诺,日后与孩子约定奖励的时候再去认真考虑好奖励的尺度。
若是采用失信于人的做法,不仅给孩子树立了负面的榜样示范,更糟糕的是,这会极大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一旦“就算我做到了,爸爸/妈妈也不会奖励我,那我还不如不做“这个观念开始在孩子心中根植,会极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那么后续的亲子间再有进一步的沟通就会变得非常难了。
参考资料:
E.L.Deci,Koestner, R.M.Ryan."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no.6(1999):627-68.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JLnw2wn
花钱可以“买”到孩子爱学习吗?
汪翠琴,郭翠霞. 《惩罚与奖励的尺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3
图&封面/源网络
“阳光家长学院”APP
育儿烦恼,一扫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