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妈妈,我也想闯红灯”——《熊孩子治理指南》

发布者: 浏览次数: 7982021/01/27

“妈妈,我也想闯红灯”——《熊孩子治理指南》

 


阳光家长学院

我们希望阳光家长学院能成为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一次投资,能为家长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管理最有意义的专业化支持。最终成为家长自身发展、家庭和谐、子女教育中最专业,最贴合实情的家庭教育管家。

 

 

今天和七岁的女儿出门,过马路的时候,孩子突然问我:

 

1612149858540629.jpg妈妈,我们也闯红灯不可以吗?

我有些惊讶,但还是尽量温柔:“为什么呀?”

 

1612149858540629.jpg因为别人都闯红灯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这不是她第一次问我这样的问题。

 

之前坐公交,车上人很多,有位老人站着,她问我:

1612149858540629.jpg妈妈,我们也可以不让座吗?

在动车上,站票的人临时坐了我们的位子,她问我:

1612149858540629.jpg妈妈,我们下次也坐别人的位子,可以吗?

电影散场的时候,邻座遗留下饮料瓶和半桶爆米花,她问我:

1612149858540629.jpg妈妈,不是会有保洁阿姨过来收拾吗?

作为母亲,我承认自己不够成功,但也没有完全忽略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相信学校、课堂也是努力教孩子们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无能为力。

2.jpg

作为家长,我可以要求我的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但对于闯红灯的其他人,我无可奈何,我不能挡上孩子眼睛,叫她不去看。

 

我可以教育我的孩子,长大后要给老人、孕妇以及比自己更小的小朋友让座,但是我不能要求别人也起身。

 

我可以向孩子解释,站票的人是旅途辛苦,并非有意“占座”,可是我不能保证,下一次是无意,还是有意“霸座”。

 

我可以叮嘱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饮料罐子随手带走,但别人遗留的,也已经“遗留”在她的印象里了。

3.jpg

当社会中的某些不合规则、不合道德的行为,敲击她正在搭建的小小世界,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她理解,并且朝着对的方向继续前行呢?

 

 

 孩子想“挑战规则”

 可能只是“时间”到了 

 

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小到生活中的玩具归属,大到法律条文、国际规则,无处不在,像是一种无形的程序运行着我们的生活,而规则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

4.jpg

这些都是抽象而又普遍存在的“指令”,在孩子5岁之前,由我们和学校共同教授、亲身示范,但7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不再是单纯接受既定的“指令”,开始对外界发出自己的疑问,他们会尝试“如果我不这么做,会怎么样的”思考方式,也会尝试模仿别人“要是,我也这么做。”并不是孩子任性,也不是我们教的不好,而是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已。

 

 

 让她知道,规则是为了保护自己 

 需要长久的保持 

 

7岁的孩子,发出疑问,我想孩子可能是在试探,但我们的态度很重要。着急否定,“不可以”“绝对不行”之类的,很大概率上是会让孩子放弃这一次越矩,但难保,不会有“零”的突破,甚至让孩子好奇的尝试变得更隐秘,更不设防。

5.jpg

首先,让孩子体会到尊重和自由,其次,才是告诉孩子遵守规则的原因。比如,孩子想闯红灯,我们应该先问“为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做”。

 

如果孩子只是好奇这个行为是否好玩,我们就有了回答的方向:“那并不好玩,就像你在操场上跑步一样,还记得上次你跑太快跌倒,膝盖上缝了好几针吗?可如果你闯红灯,就不是缝针了,结果会更糟糕。”

 

 

 让她明白,世界还不够完美 

 但你可以改变它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却没法要求人人如此,这是我们教育孩子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其避而不谈,或者归结为“别学别人”“做好你自己”,我觉得这些不能称之为办法的办法,更难以说服孩子。

 

直接告诉孩子:“是的,我们的社会是有不遵守规则的人存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并不是绝对完美,但你可以通过自己,去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好。”

 

1612149981368277.png明确三个原则

遵守规则其实并不难,我们需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不破坏环境。

 

1612149981368277.png树立榜样意识

任何时候,你做的事情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你也会影响比你更小的小朋友,你愿意成为别人眼里“破坏规则”的人吗?

 

1612149981368277.png有限的选择

如果你觉得闯红灯比较好玩,那我们可以试试,但可能会出意外,或者我们可以等完这个红绿灯,去商场里买绘本。

 

 

当我的孩子问我是否可以破坏一次规则时,我是高兴的,因为她只是询问我,却没有这么做,她还太小,对这个世界既成的秩序,还有很多不适应,在好奇和小心翼翼中,在父母和学校社会的耐心解答下,我相信她会搭建完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为耐心等候红绿灯的人。

 

 

成长袋

 

“社会化”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社会化:“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孩子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百度百科)而孩子能否通过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达到社会所期望的行为,从而适应社会,父母的作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在这个领域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引路人。

 

当父母的标准清晰(不是时有时无)、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匹配)、公平公正(对己对人都有相对一致的标准),孩子也更容易建立起适应环境的内在价值体系。

 

如果有存在标准不一或者孩子感到不公平的情况时,必须说明缘由,让孩子有理由维护正确的内在信念。比如切忌笼统地说“人家是人家,我们是我们”,“大人可以,小孩就是不行!”,因为这样的说辞无法让孩子理解行为背后的合理性,也无法从内心真正认同这种价值,只是当下为了避免让父母生气或不和谐,选择了暂时妥协;下一次再遇到类似场景时,仍然会有疑惑并不知道如何行为才好,甚至由于生物本能(好逸恶劳、节约体能等)而产生短视,很容易被不良行为带跑。

 

参考文献

社会化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社会化/1440876?fr=aladdin

 

图&封面/源网络


“阳光家长学院”APP

育儿烦恼,一扫无忧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楠瓜儿熹范 · 亲子漫画|试探底线,建立规则,这些孩子都懂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家庭教育法(草案)》解读来了!合格父母的标准,你做到了吗?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莆田市涵江区白塘街西20米 电话:招生13515937776(蒋老师),招聘17850206690(阮老师) 邮箱:
浙ICP备20005170号-6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