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家长学校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离异家庭系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发布者: 浏览次数: 8342021/10/24

【阳光家长学院】音频|离异家庭系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

1.jpg

离异使夫妇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也为孩子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离异父母不但要处理自己的情绪,也要照顾到孩子的需要和要求。

 

在分开的过程中,孩子会对事件存有不同的疑问, 例如:

「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是我做错了事才让他们分开吗?」

「我还会见到爸爸/妈妈吗?」

……

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离异的情绪反应是不同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总结了1到18 岁孩子的几种典型的情绪、行为表现如下:

 

当1-3岁的孩子遇到父母离异时:

• 第一   他们不能理解父母分开,出现不安、哭闹的情绪 

• 第二   依赖父母,并害怕父母分离,与父亲或母亲分开后会想念TA

• 第三   容易生气、担心、出现行为倒退以表达内心的惶恐和不安

• 第四   去试探别人的底线;出现不合作,不遵从父母的表现  

 

其实,以上孩子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内心的需要,例如:

• 第一   孩子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就想要被父母拥抱、喂食等等一系列亲密的接触,还有就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居住环境

• 第二   他们需要与父母有定期、密切的接触机会

• 第三   父母给予清晰及一致的管教方式,才能使孩子建立安全感

• 第四   孩子不希望父母当着他们的面出现争吵或表现愤怒的情绪 

• 第五   孩子需要父母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仍然爱他们。”

 

以上这是1-3岁的孩子遇到父母离异时,可能出现的表现和内心需求。

 

那么,当4-8岁的孩子遇到父母离异时,他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呢? 

• 第一   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分离感到哀伤,并思念不住在一起的父母 

• 第二   以为是自己造成了父母的离异,并为父母的分开而感到自责及内疚,甚至幻想着父母复合

• 第三   对该听从父亲还是母亲的意见出现矛盾,感到被夹在父母之间,左右为难

• 第四   他们可能会将离异的责任归咎于其中一方,而对TA产生愤怒的情绪

• 第五   对父母之间的冲突和情绪变化十分敏感

 

面对这些情况,孩子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行为表现来回应,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 第一   用言语或肢体动作向孩子保证父母仍然爱他们,并安抚他们的情绪

• 第二   保持稳定的生活模式,变动前应预先告知孩子,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 第三    避免让孩子介入父母的纷争

• 第四   让孩子继续爱另一方,并允许不住在一起的TA与孩子有定期的相处时间  

• 第五   适当地向孩子解释离婚的事实,并给予支持和或安慰

 

接着,当孩子长到9-12岁时,进入了小学阶段,开始了学习生活,认知能力也随之产生了一定发展,这时候的表现有:

• 第一   他们已经可以对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基本的理解,并能够明白父母的感受

• 第二    他们会对父母的行为做出道德判断,认为一个「好」,一个「坏」

• 第三    他们可能会感到愤怒、失落、无助、孤单

• 第四    他们或许因为父母不理想的形象而导致自尊心受损

• 第五    离异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第一   尽量让孩子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维持良好的关系,不要逼着孩子一定要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做出抉择。

• 第二   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批评另一方,尊重对方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 第三   无论与父亲还是母亲都应拥有稳定、规律的相处时间

• 第四   学会用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聆听孩子的感受和抱怨

 

当孩子进入到了青春期,身心都开始有了巨大变化。13-18岁的孩子在遇到父母离异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反应:

• 第一   他们会认为父母之间的冲突幼稚而感到羞耻或厌烦 

• 第二   他们开始明白到父母离婚的事实,但会因为自己帮不到父母而感到无奈 

• 第三   因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或安抚父母的情绪而感到压力沉重

• 第四   对孝顺父/母的矛盾加深,与疏离的一方更减少联络、

• 第五   无心学习,常常会用一些问题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 第六   因父亲或母亲在情感上太依赖自己,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烦厌、被忽略而出现叛逆行为,甚至离家出走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第一   我们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说出感受或诉苦

• 第二   避免将孩子作为感情支柱或过分依赖年长的孩子来照顾、教导弟弟、妹妹

• 第三    避免给孩子压力,要他们支持自己

• 第四   不在一起住的父亲或母亲应该尝试了解孩子的意愿,弹性地安排相聚的时间

 

 

图&封面/源网络

 

 

 

阳光启程,教育立本

看更多育儿好文

做有未来视野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阳光家长学院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钱永刚忆父亲钱学森:不言传,只“身教”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不同孩子,不同相处之道系列之二:史上最重感情的孩子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莆田市涵江区白塘街西20米 电话:招生13515937776(蒋老师),招聘17850206690(阮老师) 邮箱:
浙ICP备20005170号-6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