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搜索
学校概况办学特色新闻中心学部专栏家校沟通招生招聘
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家长学校

【阳光家长学院】压岁钱|神兽腰包鼓起来了,6-18岁花钱小心思你不了解一下?

发布者: 浏览次数: 4592022/02/11

【阳光家长学院】压岁钱|神兽腰包鼓起来了,6-18岁花钱小心思你不了解一下?

 (一)春节过后,神兽们的钱包又鼓了起来,你怎样看待孩子手上这笔“横财”?

一些传统的父母认为,自古以来“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离金钱越远越好。

也有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乱花钱,“剥夺”了孩子们掌控钱的机会。

于是买什么东西,统统向父母伸手要,孩子们得到的压岁钱,家长们也会全数收回。

因此好多孩子一花钱就伸手,一有钱就赶快花光,缺乏对消费的规划意识。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再穷不能穷孩子”,于是每年学校开学,很多青年学子“开学账单”数目惊人。

而且对于理财能力,有些家长们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可以无师自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很多年轻人,我们看到的是:

 1.png

月光族:每月挣的钱花得光光的。

啃老族:自己挣不来钱,或怕辛苦不愿意去工作,或挣得不多花得很多,长期伸手找父母要。

卡奴族:拥有很多信用卡,把信用卡里的钱统统花光了,又像奴隶一样想着怎样去还钱。

赖贷族:贷款上学、贷款买车、贷款买房,但最后不能还贷。

 

 

 (二)

家长的育儿观念正悄悄影响孩子的财商,了解孩子的花钱心理,适时教孩子认识和使用金钱,长大后才能驾驭金钱

 

3-6岁

2.png

 花钱小心思:

“像大人一样”,“用钱”更多地是为了实现像大人一样的感觉

 阶段目标:

(1)初步认识钱币及用途;

(2)尝试简单的消费。

 财商引导:

(1)用家庭游戏的方式,模拟各种场景(比如:超市、银行、商店等),帮助孩子认识钱币,懂得基本的消费行为及礼仪;

(2)给孩子少量的人民币,让他享受“大人”的感觉,比如:自行去买饮料等。

7-10岁

3.png

 花钱小心思:

“像同伴一样”,“用钱”更多是寻求与同伴有共同的行为方式、交流话语。

 阶段目标:

(1)能完成基本的日常购物;

(2)懂得有选择性地使用零用钱;

(3)懂得储蓄。

 财商引导:

(1)利用各种场景,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让孩子学习消费;并在事后和孩子讨论过程,总结利弊;

(2)让孩子完成不同数额的购物尝试,体验有选择的消费;

(3)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用钱,让孩子自主消费,并做家庭分享;

(4)鼓励孩子的理性消费,比如:花费的好则奖励更多的零用钱。

11-14岁

4.png

 花钱小心思:

“我长大了,我需要独立消费”

“用钱”是自我管理生活的需要与象征

 

 阶段目标:

(1)能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

(2)能理解父母辛苦,懂得通过“劳动”换取零用钱;

(3)能用零用钱做有意义的事情。

 

 财商引导:

(1)实行“零用钱预算制”,由孩子提前做出“消费计划”,提交父母审核批准;父母可以与孩子辩驳交涉,决定实际数额;

(2)给予一定的家庭责任,比如分担家务,以此增强对“零用钱”的珍惜与善用;

(3)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或社会事务,让孩子用零用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向灾区或贫困地区捐款等。

 

 

 (三)

6-18岁青少年的花钱规划    

5.png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可以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买卖时能讨价还价。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滑板车等。

11岁通过商业广告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3岁明白通胀通缩,了解理财渠道可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14~18岁跟家长一起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家长进行指导。

18岁后根据自身情况,开始独立进行商业和投资操作。

 

 

 (四)答疑                         

6.png

希望通过让孩子提供“有偿服务”或者“贿赂”孩子达到教育目的,比如洗碗奖励、写作业奖励等,这样做要注意什么?

最关键的是在给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的同时,也要有爱和责任的教育,帮孩子分清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家人的关心。

具体来说,父母在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同时,要明确哪些事情是可以支付报酬的,哪些不是,为什么这些可以给孩子支付报酬,而那些是孩子自己必须要做的事。

对于“贿赂”孩子来说,父母要强调先后顺序,而不是强调因果关系,以写作业为例,孩子要明白,上学读书写作业是他这个阶段发展自己的责任,只有完成作业之后,才可以去吃巧克力,而不是“写完作业,妈妈就要给他买个巧克力。” 


上一篇:【阳光家长学院】假期收心攻略,让孩子成为元气满满的上学人!下一篇:【阳光家长学院】别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玩虚的”——“虚”从何来?
  • 亲子共读
  • 家长学校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学校概况
团队介绍办学理念美丽校园联系我们
办学特色
特色学校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
新闻中心
校园公告校园动态媒体报道活动专栏
学部专栏
小学部初中部
家校沟通
每周菜谱家校问答
招生招聘
招生信息在线报名招聘信息在线应聘

微信公众号

地址:莆田市涵江区白塘街西20米 电话:招生13515937776(蒋老师),招聘17850206690(阮老师) 邮箱:
浙ICP备20005170号-6
 DESIGN BY: HUU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