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pencer
假期前一晚
妈妈
晚点收拾一下行李,假期我们要回一趟老家。
啊?我想留在家里写作业。
儿子
妈妈
咱们大家族多久没聚聚了,你老舅已经订好了宴席。
又是吃吃喝喝,我不想去,很无聊。
儿子
妈妈
整个家族热热闹闹的,就你无聊。
我跟他们都不熟,只能尬聊、假笑。
儿子
妈妈
谁叫你没礼貌,嘴不甜。
每次去都被他们问东问西,很烦,我想不去。
儿子
妈妈
不行,都已经都说好了。
你又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我不去!
儿子
妈妈
你不去,谁留在这里给你煮饭?就要我在这里陪你吗?怎么那么自私?
我可以自己待在家里,自己做饭啊。
儿子
妈妈
不行!你敢不去,给我试看看!
……
儿子
美好的节假日前夕,母子俩又以吵架收尾……
“走亲戚”“家族聚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社交方式,是一种维系亲情的常见方式,尤其到了节日假期,父母总会带上孩子一起参加。
但是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叫不动、不愿意参加。
这时,家长们往往会很生气,觉得孩子不懂事,太叛逆、以自我为中心。于是,就用诱哄、劝说、命令、强迫等方式把孩子带上,确保一家人整整齐齐。否则,难以与亲戚朋友们解释交代。
01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走亲访友?
比起维持表面上的全员到齐,父母更应该思考这件事情: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走亲访友?
曾经有一位豆瓣网友在生活组里说:二十几年了,依旧不懂亲戚聚会的意义。
“听着他们攀比来攀比去,容不得我们插上半句,只能尴尬地闲坐着,听着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地走,坐如针毡。”
这可能代表了大部分被父母硬带去参加亲戚聚会时的青少年的心声。
许多孩子一聚会就是那种默默埋头吃饭、吃完就低头玩手机的角色,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因为走亲串友时,总有一些场面让孩子们恐惧,比如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凝视。
“这次考得怎么样啊?”
几乎遇到每个亲戚都要回答一遍这个问题。
“高考目标是北大还是清华?”
仿佛在长辈眼里,全国只有这两所大学。
“还没长个呀,表弟比你高半个头咯。”
“皮肤这么黑,不像你妈妈呀。”
对外貌身高评头论足一番也是基本操作。
“学文科有什么前途啊?”
“太远的学校别选啊,在父母身边多好。”
有的长辈酒过三巡就开始以过来人的身份当起精神导师,对孩子的人生指手画脚。
斯坦福教授Robert Sapolsky在《行为》一书中,从脑科学角度解释了青春期大脑的特点。
青春期负责调节情绪和涉及冲动控制的大脑前额叶(prefrontal lobe)还没长成,因此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感染。
家庭聚会中,亲戚长辈们那些高密度的、令人喘不过气的问话、过高的期待、过度的关心,往往让青春期的孩子无所适从,加剧了他们的学业焦虑与压力。
02
一定要参加家庭聚会吗?
其实,家庭聚会也不一定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做得好反而会令人充满期待。
王力宏就特别享受家族聚会,他在采访时曾透露,大家族聚会时常常有上百人,还会特别订制印有菩提树图样的T恤,那是他们家族的family tree,树的源头是曾祖母,枝繁叶茂象征着家族绵延不绝。
他生于学霸世家,整个大家族人才济济,在各行各业都有佼佼者,每次聚会都其乐融融,凝聚力非凡。
也许家庭聚会会带给孩子困窘和紧张,但好的家庭聚会则能传递固有的仪式,并代代相传,成为家族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等到孩子长大离开了家,他们对家庭的依恋将与日俱增,家族亲友也将会成为他们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是由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同事和其他能在个体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的人组成的网络。
这种支持的形式包括了建议、物质或金钱支持,信息、情感支持或爱、感情和陪伴。研究一致表明,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应对压力源的能力至关重要。
03
改变聚会模式,更新玩法
● 接纳不同,更新你的玩法
中国传统的家庭聚会模式往往过于刻板、严肃、单一。
父母与其想法设法硬把孩子拖去参加聚会,不如花一点时间,主动了解孩子的娱乐活动、兴趣话题,语言文化,将家庭聚会的模式更新迭代,把活动策划得好玩有趣,保持开放尊重的心态,体验青春期孩子的喜好。
1. 每次聚会订一个主题着装规范
提前订一个不复杂的dress code(着装规范),如色系上的统一,合照时的视觉效果就会很和谐。
(每年都很认真在过圣诞节的卡戴珊家族)
2. 让孩子动手
让孩子动手做饭,参与餐桌布置、选择背景音乐等,增添聚会的欢乐气氛。
3. 准备几款互动游戏
准备几款互动游戏,比如谁是卧底、大风吹等活络气氛的小游戏,组织活泼外向的年轻亲戚与孩子一起玩耍,放松放松。
●提前教孩子如何应对“烦人”的亲戚
1)适时转移话题
青春期的孩子还没有成熟老练到可以主动掌握家庭聚会的话语主导权,不过可以教孩子
在一开始就储备几个话题。
比如:最近您在看哪些电视剧呀?附近新开了哪些好吃的网红店呀?您怎么看待这次美国大选?
适时抛出一些话题,先声夺人,也分担一下长辈们总得说话、作为“气氛担当”的压力。
2)转变心态
有时候,和三观不合的人聊天,也是一种财富。告诉孩子“你不需要完全赞同他们,但这不代表你不能倾听并从中学习。”先把自己的偏见摆一边,试着听听长辈的说法,也许会得到一些“突破盲点”的建议。
即使没有实质收获,也没关系。蔡康永曾说:“在整个人生的过程当中,我们永远都需要跟不同世界的人打交道。如果能够借由聊天,而理解其他人在想什么,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预习,不至于一旦遇到了,才慌张失措。”
父母们,学会这几招,下次组织家庭聚会时,让孩子再也不怕“空气突然的安静”。
研究表明:朋友和亲人可以让人在感到压力、受挫或失落时,更具心理弹性,恢复更快,也会使时光变得更美好。拥有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人,健康状况更好,寿命更长,幸福感更高。换成中国的说法便是“广结善缘”。
他人的问候能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他人的关怀能让孩子对成年人有更多的信任感,他人真诚的交流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一个及时的帮助则可能让孩子化危机为机遇,开启新征程。
所以可以利用好假期聚会的机会,提前做好准备,让孩子拥有良好心情,积极情绪去学习融入成人的社交活动,获取有益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