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 先生
活了 105 岁的杨绛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受尊敬的女性之一,每每谈到她,人们总是会佩服她那出类拔萃的才气和与钱钟书先生鹣鲽情深的幸福婚姻,甚至连钱钟书都盛赞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的父亲叫杨荫杭,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阅读万卷丛书,满腹经纶。杨绛回忆父亲时曾说,“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浩气冲天,掷地有声。”
·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
幼年的杨绛既佩服又好奇,于是向父亲请教秘诀。杨荫杭连连摆手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写文章没有秘诀,就是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就开始自己找书读。
杨荫杭践行了孔子“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的教育方式,他特别注意培养杨绛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为杨绛准备了很多藏书,书籍的门类繁多,有些甚至艰深晦涩。杨绛读不懂,杨荫杭淡淡笑着说:“没关系,到时候自然会懂得。”
据杨绛后来回忆,如果她对什么书感兴趣,父亲就把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假如她长期不读,那本书就会不见了——这就是父亲无声的谴责。
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下,杨绛慢慢爱上了阅读。“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籍是最好的不动产。”一个有藏书、爱阅读的家庭,不光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 有为不如无为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曾对1500名超常儿童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
· 尊重是最温暖的的教育
因为杨荫杭本身曾经留洋学习的关系,他在子女教育上非常的洋派和开明。
当时,杨绛面临文理科选择踌躇不前,杨荫杭就问杨绛:“你喜欢什么?”杨绛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喜欢文学”。父亲温柔地拍着她的肩膀告诉她,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不需要在意外面的评价。
杨荫杭深知女儿的天赋与爱好,他也明白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就一定会全情投入,那种热情驱使的学习动力,比选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更加能够让人学习到真正的东西。
在父亲的肯定和鼓励下,杨绛首次编写描绘30年代上海世间百态的戏剧《称心如意》第一次上演就一炮而红,之后,她接连完成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风絮》等佳作,一时间“杨绛创作”成为了上海戏剧界的金字招牌。
杨荫杭就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父亲,他深知父母和子女的边界感,不会打着“我为你好、我爱你”的名义去剥夺本该属于孩子自己的选择权。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有所长。
莆田博雅实验学校尊重孩子,培养他们的每一个可能,只有懂得学会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懂得尊重别人,是一种有品味、有修养、心胸开阔、包容谦让的操守。
纪伯伦也曾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的,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养育。